服务热线
024-31381178
2020-01-02 来源:www.hfipr.com
12月20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主办、中国工商出版社承办的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审查实务宣讲活动在北京举办。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二级巡视员夏青参加活动并致辞。中国工商出版社副社长洪筠主持了本次活动。200多家企业及商标代理机构代表受邀参加活动。会议对商标代理机构守法经营提出要求,160家商标代理机构代表发出落实新《商标法》、禁止恶意注册守法倡议。
2018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好优化营商环境,商标局持续深化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各项改革措施成效显著。目前,商标注册审查平均周期已大幅缩短至5个月,达到国际较快水平,商标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同时,商标局大力推进“关口前移”,在商标审查和异议阶段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加强对恶意注册行为监控,采取提前审查、并案集中审查和从严适用法律等措施,坚决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自去年以来,在审查、异议和评审环节累计驳回恶意商标申请约13万件。
随着商标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市场主体的商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显著提升。2019年前11个月,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已达712.1万件。我国累计有效注册商标量达2478万件,平均每4.9个市场主体拥有1个注册商标。我国是世界上商标申请量最多的国家,连续17年位居世界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先生表示,2018年世界商标52%的申请量来自中国。我国有效商标注册量占世界商标总量的40%。我国是知识产权申请全球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已加入全球知识产权引领者行列。
夏青在致辞中强调,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多方合力,希望企业、社会和政府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营商环境。下一步,商标局将加大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力度,严格落实新《商标法》和《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保持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高压态势,有力规范商标注册秩序。
商标局审查一处处长郑海燕介绍了审查环节打击恶意注册的实务,包括审查环节打击恶意注册的必要性、措施、成效以及新《商标法》修订之后审查环节如何落实法律规章的规定等。她表示,将从规范程序和细化标准两个方面着手,完善打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注册申请”的制度和措施。
商标局异议三处处长戴山鹏讲解了异议环节打击恶意注册的实务,包括恶意注册的法律性质、类型、规制以及打击恶意注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商标局评审三处处长李晓力结合实务中遇到的比较典型的或者有争议的案例,介绍了评审环节打击恶意注册的实务,特别是新《商标法》几条重点条款的适用,并重点阐述了第四条与第四十四条之间的关系等。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刘仁婧讲解了诉讼环节打击恶意注册的实务,她强调,《商标法》从2001年到2013年再到2019年,对于打击商标恶意注册的规制一直是一脉相承的,法院也积累了一定的审理经验,通过深入解读司法程序打击恶意注册的案例,介绍了规制商标恶意注册的法理基础以及判断商标注册人恶意的因素等。
会议现场一整天都充满了紧张热情的气氛,宣讲人员口若悬河,与会代表在聆听中表露出专注的神情,在提问环节也提出了很多有实用价值的问题。例如有代表提问如何通过复审渠道来进行救济、复审被驳回是否还有其他途径等。“本次宣讲会务实、高效,老师讲得非常接地气,都是‘干货’‘硬货’,对我们学习新《商标法》、学习新政策都提供了很大帮助。” 多位与会代表向记者表示,本次宣讲会对今后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发布单位:中国工商出版社 新媒体部(数字出版部)
本文链接:https://www.hfipr.com/advice_cont_678.html